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硬核出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工稳产,不掉队、不断档、不停歇,奋力书写硬核的战“疫”答卷。
“强部署”推进核准项目开工
作为海阳核电、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勘察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单位,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扛起央企国家使命,践行“国之光荣”精神,把4台机组的开工建设作为实现中国“3060”目标、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打造集团公司核电第三极的重要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开工准备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开工准备专题会,组织项目部从沙盘推演、应急演练、进度计划升版、建安合同签订、人力动员等21个方面做好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开工准备,在人员出入控制、物资进场、场区管理、应急响应等各环节精准制定防疫政策,保障安全有序开工建设。完善“公司管总、板块主建、项目主战”的标准化AE项目管理体系,从总体、系统、设备、建造、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开展系统性设计优化,做好上下游合同签订、设备材料制造和运输、依托项目和国和一号示范项目经验反馈等,保障开工后连续施工。
“最安全”确保示范工程建设
作为集团公司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科研实施和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组织“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部发挥“大党建”“一盘棋”优势,启动核级应急体系,协同20余家参建单位实行“三张清单化”管理,对最小单元工作面清单、关键工作人员清单、车辆对应人员清单进行再精准、再细化、再完善,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大小“绿区”封闭管理、潜在风险人员网格化管控等,组建党员先锋队24小时值守,确保已投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13000余人安全复工复产,以“本质安全,至高无上”的核安全理念,确保“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安全高质量建设目标不动摇。
“稳推进”实施重大专项科研
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提前预判具有潜在风险的重点任务,成立专项团队,以数字化平台、优化管理流程、高频次视频协调等手段,把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由公司设计的商用堆生产碳-14的设计方案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从研究到工程化的转化,公司在核技术应用上取得又一次重大突破。由公司主编的《压水堆核动力厂核燃料组件审评指南》发布,这对于规范压水堆核燃料组件核安全审评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高质量完成两项概率安全分析(PSA)安全监管模型开发任务,为国家核安全局和监督站风险指引型监管提供支持。
“全链条”激活上下游产能
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克服疫情封闭、信息不畅、运输停滞、厂家停工的困难,积极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做好上海等疫情影响严重区域的物资生产和运输工作。由公司领导带队成立联合团队,常驻平台公司成员单位,开启最小范围“集中生产”模式,强力推进保护与安全监视系统(PMS)供货。组建采购物项运输保障工作专班,模块及大宗材料、监造保障、远程质量见证等先锋队,协调地方政府,依厂施策,安排相关单位人员提前入厂驻厂,全封闭推进设备制造,形成居家期间专项支付方案,精细化准备、全时段支持、跨区域协调,顺利完成重要设备交付。组织设计团队按计划完成环境监测子站设计等工作,大力推动关键设备安装问题解决。
“高性能”打造全天候伙伴
作为核电厂的“健康医生”,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为秦山、福清、红沿河等在运核电站提供全寿期支持服务,完成秦山核电站延寿后首次换料大修,以“全天候”硬核技术能力,保障支持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为华东电网稳定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承担《核能供热指导意见》《先进反应堆技术示范指导意见》等编制,支撑公司基础科研资源和下一代核能技术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