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2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有4项成果获奖。
其中“全范围PSA分析体系和先进分析工具的开发和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核工程结构设计研究创新团队”获创新团队奖,“用于核电厂大气扩散的风洞三维数值分析技术”和“核电厂热流体仿真设计平台开发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范围PSA分析体系和先进分析工具的开发和应用
该项目由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严锦泉领衔。依托重大专项“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课题,历时十年全面布局PSA能力拓展提升和软件工具自主开发工作,实现了PSA技术新的跨越。
完成了国际领先的地震PSA,数字化主控室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综合性火灾风险分析、飞机撞击PSA以及三级PSA等相关方法开发,填补了多个国内技术空白。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全面涵盖建模分析和服务监管的PSA软件工具,实现了自主发展。近五年相关合同总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每年为业主节省直接投资超2000万人民币。
创新团队奖
——“核工程结构设计研究创新团队”
该团队由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大师葛鸿辉、公司总经理王明弹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夏祖讽领衔。
团队秉承创新进取的理念,不断开拓思路,伴随着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通过近30年的持续研发攻关,这支有经验、有传承、有活力、有思想的一流创新研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设计技术、软土地基分析技术、核岛结构抗震分析技术、核岛基础隔震技术、核电厂抗大型商用飞机撞击研究、结构模块化设计技术和钢制安全壳设计技术等,形成了完整的三代先进核电厂土建结构分析技术体系。
科技进步三等奖
“用于核电厂大气扩散的风洞三维数值分析技术” 项目自主开发了核电厂大气扩散的风洞三维数值分析技术,解决了复杂地形和构筑物条件下高斯模型不适用的问题,建立了一体化的计算分析流程,自主开发了核心计算引擎,计算结果可直接集成到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平台中,大幅提升核电厂近区大气扩散计算的效率和可靠性。
“核电厂热流体仿真设计平台开发及应用” 项目建立了系统级热流体仿真模型库,实现了工艺系统仿真模型封装集成、多系统耦合计算。该成果解决了复杂管网设计模型转换的技术难题,已应用于AP/CAP系列核电厂设计和调试工作,并可推广到能源、航空、汽车、化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止目前,公司今年已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奖,其中一等奖(含等同于一等奖)有3项、二等奖(含等同于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