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电力科技奖以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评审结果公布。我院院长郑明光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三代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研发及应用”等技术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作为国和一号(CAP1400)总设计师,郑明光带领团队,联合国内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制造业等产学研近200家单位、2万名技术人员开展了历时十年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国和一号(CAP1400),推动了我国核电工业体系从二代向三代的升级,促进中国核电高质量、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三代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研发及应用”成果依托重大专项课题,协同攻关,完成了核电用低合金钢、不锈钢和690镍基合金等8大类、19种、26个牌号的焊接材料研制工作,建成了核电焊接材料研发创新基地,实现了三代核电设备用所有焊接材料的国产化,打破了我国核电用焊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我院着眼于提高国家核电发展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研发设计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共获得知识产权成果1284项,申请中国专利632项,获得授权专利472项,申请PCT专利38项,认定技术秘密556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6项,为填补国家核电自主研制的空白,实现国家能力的自我超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力科技奖是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改革后首批批准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之一,旨在鼓励团结协作、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电力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其一、二等奖项目可由承办机构直接推荐参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是中国电力领域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之一。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旨在奖励在机械工业科技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推动机械工业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该奖项是目前国内在机械行业中唯一由国家批准的奖项,对获奖的优秀项目,具备向国家级奖评审部门推荐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