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会现场
8月23日,“新型燃料运输设备”科研成果鉴定会在大连召开,会议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并主持,来自中核集团、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国家核电、核安审中心以及多家核电业主单位及高校的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我院副院长顾国兴和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代表本项科研成果的研制单位出席了会议。
新型燃料运输设备研制是CAP1400核岛重大设备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研发任务之一,本项科研成果是我院技术人员大胆创新与埋头实干工作的结晶,我院享有独立、完全的知识产权。通过对燃料运输设备功能的深入分析,技术人员突破现有产品的思维框架,提出了全新的钢丝绳滑轮倾翻结构的设计方案,历时3年的优化完善,完成了新型燃料运输设备的设计文件,并在随后两年的样机研制及试验阶段多次深入现场,分析解决研制及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有力推动了新型燃料运输设备科研成果的顺利完成。
成果鉴定会上,由叶奇蓁院士担任组长的鉴定专家组听取了总体技术研究报告和样机开发研制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现场见证了样机的运行。专家组认为:课题组提供的资料齐全、内容翔实,样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备可靠、便于维护,一致同意该成果通过鉴定。同时,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具有以下特点: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独特巧妙;两个厂房仅采用一组钢丝绳倾翻系统;运输小车采用摩擦卷筒加配重结构,可有效防止事故时钢丝绳过载及设备损坏。以上设计特征创新性强,具有安全可靠、运行维护简单等突出优点,经济性好,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燃料运输设备样机成功通过鉴定,体现了我国关键核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其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的设计经验及试验数据为后续的CAP1400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