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聚焦技术与监管 | 世界核协会第三次地区研讨会在我院举办

时间:2018-05-18 来源:人力资源部、院办 作者:张月、王明路、吴秋静
分享到:

2018年5月15日至16日,世界核协会(WNA)第三次地区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会议由我院承办,世界核协会反应堆设计评估与许可合作(CORDEL)工作组及长期运行工作组协调,旨在交流新建和在运核电厂面临的主要技术和监管问题。

与会嘉宾合照

本次大会主席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副总经理、我院院长郑明光和CORDEL副主席、美国核学会(ANS)前主席Donald Hoffman共同担任。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世界核协会、美国核学会、经合组织能源署(OECD NEA)、法国电力(EDF)、欧洲原子能公司(FORATOM)、坎杜能源公司(CANDU)、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韩国水力核能公司(KHNP)、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上海电气、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核电、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中广核、中机生产力中心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核能行业领域内的近三十位专家与领导参会。

会上,CORDEL主席、我院院长助理方舟与副主席Donald Hoffman首先分享了标准和审评体系融合的意义、愿景和未来工作。紧接着各国专家围绕着目前中国核电发展的热点问题,如核电设备制造能力、数字化设计体系、核电厂延寿、邻避效应以及先进反应堆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在运行核电厂的挑战主题发言中,中、法、韩的专家分别介绍各自国家的老化管理技术。我院副总工程师窦一康系统的阐述了全生命周期老化管理体系和实践,体现了国家核电在该领域的技术底蕴。

我院总体技术部主任王煦嘉担任主持了小型反应堆的交流环节,国家电投、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分别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各自最新型号的小型反应堆。与此同时,来自加拿大Candu业主组织分享了加拿大小堆建设的计划,并提出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建立小堆型号比选和政府间的审评合作框架。

国家核电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王斌和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董玉杰教授分别就我国三代核电及四代核电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与参会专家进行了详细讨论。来自俄罗斯ROSATOM的专家阐述了俄罗斯海上浮动平台的技术衍变过程、目前建造情况和未来建设计划。

在监管要求融合的主题研讨中,院副总工程师顾申杰详细阐述了国核电标准体系研究的成果和未来研究思路,受到与会代表广泛关注。世界核协会、世界经合组织、法马通和中机生产力中心的专家分别分享了各自在监管融合方面的观点和思路。

大会“核电厂取证的国际合作”论坛由我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严锦泉主持。院总体技术部与来自中国监管机构、美国监管机构、世界核协会和世界经合组织多位专家一起与现场观众积极互动,碰撞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问答。虽然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在监管和标准融合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但未来在共同推动核电的发展上,国际合作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正如国家核电副总经理、我院院长郑明光在闭幕词中表示,核能产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监管当局、设计方及业主的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推动不同堆型的技术发展与核能产业的国际合作,为公众带来更先进、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全球社会发展。

关闭
hao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