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1时38分、14时3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两台安注箱分别吊装就位,整个吊装过程安全、有序、可控。
安注箱总容积为56.6立方米,水容积为48.1立方米,净重约36.65吨,设计寿命60年,属于低合金钢球形容器,能在机组出现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等异常工况时,为堆芯提供硼水进行冷却。每台机组共有两台安注箱,分别安装于核岛反应堆厂房11206和11207房间。
上海核工院充分发挥总包统筹协调作用,协调现场各参建单位,梳理吊装先决条件并逐项落地,在全面落实3号机组安注箱吊装经验反馈的基础上,采取了预埋地脚螺栓加固工装改进、底板扩孔工装优化等相关技术优化措施,确保安注箱顺利吊装就位。
此次吊装就位标志着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开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也为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102平台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立功竞赛进行时团队风采:
海阳项目部安注箱吊装团队始终贯彻“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勇于担当,敢于奋斗,不断开拓创新,为项目节点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在此次安注箱吊装工作中,面对24颗地脚螺栓与设备底板螺栓孔实现高精度对中的难题,施工管理部主系统工程师张培敬就积极组织土建、安装单位多次沟通,确定采用综合测量及建模分析的方法,并制作模拟件现场比对,确保预埋螺栓与螺纹孔位置匹配。针对3号机组扩孔过程中曾出现的问题,他创新性提出了扩孔工装优化措施。最终在理论分析、实物模拟、工装优化的多重保障下,解决对中难题,完成安注箱的顺利吊装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