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22时05分,秦山核电320MWe机组(以下简称“秦一厂”)完成满功率平台调试试验后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秦一厂第十八次换料大修(以下简称“118大修”)圆满结束。118大修于2月26日上午10点55分与电网解列,实际大修工期持续171.3天,比计划提前一周多,创造了多项骄人业绩。
关键改造,让电厂更安全、高效运行
秦一厂是我院自主研究设计的中国大陆第一座商用核电站,作为我国核电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被誉为“国之光荣”。在此次118大修中,我院承担了主控制室整体翻新改造、过程仪表系统改造、1E级电缆桥架改造、紧固件改造、应急冷冻机组改造等十多个重、特大改造项目的设计和技术服务,这些改造项目关系到整个大修的进度和成效,是重中之重。我院大修支持项目组从一开始便派驻人员设立现场协调组,确保前后方联动,第一时间响应现场需求,全力保障大修的顺利实施。
本次大修开展的电厂主控室整体翻新改造是国内首次行业实践,堪称“换脑工程”,在国内毫无有效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相关各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项目在满足现有法规要求、临时控制室设计和运用、人因分析和优化等关键技术和其评审方式上都做了首次、有效的尝试。此外,院和秦山的人因工程联合团队,克服了监管和标准无细则、电厂人因工程基础薄弱、工期紧迫等各种挑战,快速迭代,顺利解决了人因弱项和偏差项,为改造后控制室建立了人因基准,也为国内在役电厂改造项目人因设计提升和评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开创性探索。
精诚合作,续写 “国之光荣”
为配合支持本次大修,院领导明确要求项目组及各专业部所必须从技术、人员和保障条件上全力支持,确保大修改造和调试顺利开展。院技术人员克服了涉及系统多、时间紧、现场环境复杂、技术资料不完整等困难,与秦山业主及施工方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工程师们在现场细致核查,以确保各项改造设计的准确性;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以专业的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心攻克一个又一个节点和难关,践行了“做优服务、保障安全、成就价值”的工作理念,擦亮了“国之光荣”名片,获得了电厂业主的认可。
中国核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涛指出,本次大修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机组后续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续写了“国之光荣”的新篇章。
我院院长郑明光也表示,我院作为原始设计方,保障秦一厂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是我们的责任,广泛深入参与本次大修的多项重特大改造工作是对我院设计和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肯定,是不断接受挑战、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一次难得机遇。双方及时、主动、充分的技术对接,为此次118大修最终顺利收官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立了一种很好的工作机制。
8月22日,我院党委书记尹卫平带队开展大修后现场回访过程中,双方领导和有关人员回顾了本次大修各项重点工作情况,多次重申“我们大家的秦山30万”“都是‘国之光荣’的捍卫者”。
历时近半年的秦一厂118大修的圆满完成,是有关各方紧密协同、高效组织运用资源、取得多方共赢的合作典范,体现了“国之光荣”的技术自信,展现了我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我们将为保障电站持续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