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史国宝:做好三代核电的“安全卫士”

时间:2017-11-15
分享到:

史国宝,研究院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核工院副总工程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核电厂安全评价领域专家。CAP1400国家重大专项六大试验中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PXS)和熔融物堆内滞留(IVR)两大关键安全试验课题的负责人,多次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项。

史国宝.jpg

2014年6月13日,首都北京西北100公里的昌平镇,清华核研院国核实验室的试验大楼里灯火通明,试验楼不远处的小房子里不时发出“嗤嗤……啦啦……”的汽鸣声。国家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六大试验中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试验——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能试验和验证研究(ACME)课题正在试验中。

实验室主控室内,4名试验操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控制系统,身后的记录人员忙碌地记录着,而另一边,试验厂房内几个现场操作人员带着几个试验人员,正在仔细地开展现场巡检。此时,课题负责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总工史国宝站在主控室的最前方,身后是国家核安全局、能源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大专项办公室的众多领导和专家,都在紧张地盯着实验系统的监测大屏幕,关注着试验的每一个进程和操作。

经过之前2个多小时的紧张准备和操作,见证试验进展到了的关键时刻,随着堆芯补水箱的水位下降,第四级降压系统阀门顺利投入,随后不久,众所期待的内置换料水箱顺利投入,并逐步建立稳定注射流量,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课题首次正式见证试验顺利完成!

随着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思绪也飞到了1年前的美国西屋公司之行,那是一段值得课题铭记的难忘历程。此行由史国宝带队,我们一行7人,行程另有任务,但在不知不觉中,讨论的议题又再一次聚焦到我院正在重点开展的国家重大专项,特别“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能试验和验证研究”课题。西屋公司专家高度肯定了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对我们提出的“缩比台架、等压等物性模拟”试验方案的创意甚是惊叹,但考虑改技术方案的重大创新带来的技术难度太大,对中方实施成功的可能性深表怀疑。对此,史国宝对台架设计的关键——“比例分析”技术,如何解决等压模拟和缩比设计带来固有矛盾,特别是针对换料水箱的驱动压头不足问题,提出了高度可以自动调节的“升降机”换料水箱等多套技术方案,解答了西屋公司专家的质疑。结束的那一刻,现场一片沉寂,西屋公司的专家仍沉浸在深深的怀疑和思考中,而史总由于倒时差布满血丝的眼睛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试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缩比台架、等压模拟” 带出的挑战,以史国宝为代表的院总师团队冲锋陷阵在改造的第一线,提出多套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并与相关专业积极商讨,将技术方案做深、做细,每一个细节即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到试验现场的可实施性。随之而来的是,集团公司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各方全力支持与配合,改造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实施。

史国宝一人承担了CAP1400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六大试验中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PXS)和熔融物堆内滞留(IVR)两大关键安全试验课题的负责人。其中,PXS试验是CAP1400六大关键试验中投资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综合性能试验,而IVR试验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原型材料开展全尺寸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研究、最具创新性,两大试验均在国际同类试验中处于领先水平。

其实不仅在重大专项试验课题,而且在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个征途中,史国宝作为安全分析学科带头人,从最初CAP1400关键安全系统的设计定型到最终的设计验证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系统设计阶段,针对最关键的自动降压系统设计(ADS)提出保持1到3级阀门尺寸维持不变,但第四级阀门提高容量保证充分的安全裕量的设计理念,既降低了设计验证的难度和经济投入,又保证了充分的安全设计裕量,找到了安全系统设计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佳平衡点。

“有史总在,我们放心!”,已在技术人员中传为一段佳话,2013年因为在安全分析领域的卓著贡献,被聘任为集团公司专家。史国宝副总对待安全问题孜孜以求、常抓不懈的付出,就像三代核电事业的安全卫士,支撑着所有科技人员对安全的信仰,守护着三代核电的技术研发——这条满布荆棘、但最终通往核电强国目标的道路。

晨光依依,日出曜曜,安全在手,风雨何惧。

关闭
hao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