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贺寅彪:核电站压力边界的守护者

时间:2017-11-02
分享到:

贺寅彪,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美国机械工程协会(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第III卷中国国际工作组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上海力学学会理事,多次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我国核电力学领域知名专家。

贺寅彪2.jpg

“一回路主设备和管道构筑的承压边界是核电站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水环境下的疲劳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承压边界疲劳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每当谈论起压力边界上的那些技术热点,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平时不善言辞的他此刻有千万个理由说服你跟他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他是贺寅彪,熟悉的人亲切地称他“老贺”,上海核工院主管力学的副总工程师。在核电战线 30多年,他始终紧绷着核设施安全这根弦,就像一个钟爱精雕细琢的老师傅,守卫着核电站压力边界。

没有精确的计算,不下武断的结论

说起贺总,好多人觉得他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老贺的硬骨头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作为设备安全分析的专家,在没有详细的分析论证情况下,想让他对设备的可靠性说“YES”,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即使面对的是公司领导或者行业大师,老贺在技术上也从不让步,他只相信经过详细的分析论证的计算结果。

2011年,一位私交不错的设备制造厂的总工找到老贺商量院里能不能帮忙给他们的设备出个验收证明。原来因为厂里年轻工人的操作失误,正忙于出厂的某设备的支脚焊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误差超出了原设备设计的图纸要求。老贺的回答很明确,单纯的证明是做不到的,问题必须经过计算分析了以后再下结论。厂家无奈,认识到遮掩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完整提交偏差情况,等待分析结果。老贺组织工程设备所设备力学组的年轻人加班加点,在拿到各数据后对设备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老贺的结论是进行补救后设备仍然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给出了详尽的补救方案,即需要对设备的安装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能补救因为误差导致的重心偏移问题。厂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价值千万的设备挽回了损失,对老贺的团队也赞不绝口。

“没有精确的计算,不下武断的结论”,这是贺寅彪对他的团队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贺对于自身技术的自信,正是源自其对于上海核工院的反应堆结构力学学科的每个部分都严格要求上。设备的成本占到核电厂建设成本的七成以上,每一个设备不符合项的出现都可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发生。AP1000国产化过程中,特别是依托项目进展上,由于技术和人员不成熟等原因,造成设备出现的不符合项比较突出,只要厂家和施工方找到老贺,总能给出切实可信的处理意见。在老贺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仅此一项,每年为国家挽回的损失都会超千万。

我们不仅是要设计好某一个电站,还要为全国的核电厂安全做一套规范

常言道,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在引进三代核电技术的同时,统一国内的技术标准是公司领导一直关注的方向,而老贺走在了这个方向的最前沿。

保障核承压边界安全的法宝在美国是以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制定和维护的ASME规范来实现。虽然这一规范在我院从秦山核电建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借鉴,但是对其产生的根源、维护的方法以及规范中的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并没有吃透,2011年起,老贺授命担任筹建中的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II卷中国国际工作组的秘书长,协助总工程师严锦泉建设国内第一个ASME的国际工作组,面对全新的技术联合组织,他组建筹建小组,以自己参加ASME标准周的经验,耐心为国内厂家宣贯ASME工作组的意义,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行业协会组织。如今,ASME中国国际工作组吸收来自国内主要核电业主、设计单位、制造厂家、运行服务和监管机构的行业专家50余人,初步打通了国内核电界参与ASME规范修订、编写和技术咨询的通道,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II卷中国国际工作组也被ASME委员会评价为最成功的国际工作组。

“我们不仅是要设计好某一个电站,还要为全国的核电厂安全做一套规范”,老贺没有为完成了国内ASME专家平台的建设而沾沾自喜,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这个考虑就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版的ASME规范。他承担了重大专项中ASME规范转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ASME的中国化打造一个为全国核电厂压力边界提供保障的规范,尽管这条路并不顺利。

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会比我走得更远

老贺的“硬”在于其对于设备安全分析的严格要求上,但是对于团队成员的关心上,他却表现的足够的“软”。作为博士后的指导老师,他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分析设备辐照试验的设计细节,将每一个工况下的试验情况都进行了精心布置;作为一名审定人员,他除了帮助指出设计报告的问题之外,经常用自己曾经用过的ANSYS程序来引导编制的年轻人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公式的推导到商业程序的使用,他强调要理解算法本身的意义,不要只拘泥于软件花花绿绿的后处理上;作为ASME中国国际工作组的秘书长,他耐心解答院内外合作客户的每一个问题,为关系复杂的标准建设工作穿针引线。

2017年7月,第25届世界核工程大会,在贺寅彪前期精心的组织和筹备下,由他担任主席的专项3“构筑物、系统、部件(SSCs)和材料”共收到论文180多篇,是前一届会议的3倍多。老贺邀请12位国内外该领域的顶级专家担任联合主席,分成11个技术专题进行交流,最终经过严格筛选,132篇论文进行了现场宣讲,集中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反应堆压力边界在建造过程中的最新技术热点。在这个平台上,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走上前台,展示了来自上海核工院技术人员的自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老贺,他热爱生活,但却因为工作常常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家人;他热爱岗位,尽职尽责的将自己手上的每一项任务做到尽善尽美;他热爱工作,将自己30多年的美好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核电事业!老贺,加油!

关闭
haoetv